新闻热线:0722-3318927 投稿邮箱:szrbs@21cn.com
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7-7-28 10:00

字号: 打印 查看: 23149

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访随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兴旺

随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兴旺(右一)   主持人:刘佳(左一)




    主持人:各位网友,上午好!这里是随州市政府门户网站、随州网在线访谈平台,我是主持人刘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都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安排部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向和重要内容。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随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兴旺同志来到“在线访谈”现场,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你好,陈县长!欢迎做客我们的访谈节目!

    陈兴旺:你好,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通过随州论坛“在线访谈”平台与各位网友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

    主持人:相信大家知道,咱们随县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特色十分鲜明。那么首先请陈县长给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陈兴旺:随县是炎帝神农故里、农耕文明发源地,历经5000多年的积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全县农业人口88.83万,占全省的2.8%;耕地面积133万亩,占全省的2.24%,其中粮食面积超过215万亩,年产90万吨以上;林地面积532万亩,占全省的5%;有大中小型水库394座,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县、产粮大县、林业大县、水利大县。粮棉油、林业、畜牧、水产等种养业均在全省占据重要位置,香菇、茶叶、马龄薯等特色农产品驰名中外,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调出大县、重点产茶县、食用菌出口先进县。

    主持人:作为农业大县,随县在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具有哪些有利条件?

    陈兴旺:近年来,随县深入实施“农业稳县”战略,加快建设农业特色板块基地,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推广先进实用新技术,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全县农业产业化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基地建设逐步加强。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小区化养殖,初步建成优质粮、食用菌、茶叶、林果、蔬菜、中药材、花生等10大特色农业板块基地,其中三里岗等镇食用菌生产基地2万亩,年产干品5万吨以上,成为全国食用菌十大生产基地之一、国家“万吨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洪山等镇标准化茶叶基地15万亩,绿茶出口占全省60%以上;尚市等镇集中连片油桃、葡萄、油用牡丹基地20万亩,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唐县等镇马铃薯基地10万亩,亩产达4.5吨;木本油料基地30万亩。

    (二)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立足特色农业和优势资源,开展招商引资,培植龙头企业。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整合政策、项目、资金、服务等资源,对特色突出、竞争力强、带动力大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全县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达92家,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裕国菇业、天星粮油),省级龙头企业6家(金禾粮油、谭龙畜禽、神农茶业、炎帝农业、金银丰、共富牧业)。裕国股份、昱辰农业、金船食品、桃园股份、石头记农业5家企业相继挂牌上市。2016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44.07亿元,同比增长15.6%,占全县七大支柱产业总产值的36.4%。今年上半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88.29亿元,同比增长10.77%,占全县七大支柱产业总产值的43%。

    (三)组织程度显著提高。支持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带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农村生产大户牵头成立家庭农场,引导规模化发展,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全县发展家庭农场54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98个,累计流转土地31.5万亩。合作社通过提供信息、技术指导、组织培训、担保互助、创建品牌等服务,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里岗镇吉祥寺农户贷款互助担保专业合作社成为全省首家农民自愿组建的互助合作担保组织,探索了一条解决农民“贷款难”的新途径,成为全国的典范;金银丰食品专业合作社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行“四包一回收”“五统一”等标准化管理,打造集团优质原料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四)改革创新日益进步。发扬首创精神,创造了土地确权登记改革的“随县经验”,跻身全国“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全省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县和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建立县域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安排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2200万元,累计为新型经营主体担保贷款4670万元。探索建立“土地托管”“粮食银行”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了服务机构与广大农户的互利共赢。充分利用省直部门对口帮扶政策机遇,与高等院校签订人才合作协议,推动农业高效发展。裕国菇业与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合作共建湖北香菇产业技术研究院,炎帝科技与武汉大学共建院士工作站和省级食用菌研发中心,天星粮油与武汉轻工大学共建粮油深加工研发基地,助推农业先进科技不断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全县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五)品牌战略稳步推进。整合全县特色农产品,加大包装、推介、宣传力度,打造“神农”品牌,扩大产品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截至2016底,全县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8件、有机农产品2件、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随县香菇”)1件,省级无公害农产品34件。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的“晨耕”农业肥成为中国驰名商标,“骕骦”“大洪山”“三里岗”“随峰”“二月风”“都市放牛娃”“神农益木”“楚品源”“唐怡”“鹦鹉”“鹿鹤”等 12件农产品成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其中“二月风”产品连续2次通过部、省检查验收,“大洪山”牌香菇、“随峰”牌神农有机茶、“涢丰/良机”牌小麦粉/挂面等荣获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安居蔬菜,尚市油桃、葡萄,唐县镇蜜枣、土豆,洪山镇葛粉等进入各大商贸连锁企业,深受消费者青睐。

    主持人:从刚才陈县长的介绍可以看出,我们随县发展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这也为我们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真是可喜可贺!

    陈兴旺: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县人民的团结拼搏,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随县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您认为,随县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陈兴旺:随县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短板,亟需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以解决。主要表现在:

    (一)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全县绝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只能对农产品进行简单加工,农产品大多作为原材料或加工成初级品变卖,基本处于产业链条底端,难以实现较多的附加值。产业链条短,直接导致农产品在小商小贩等利益群体中倒手,恶性竞争加大了市场风险。

    (二)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不畅。全县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特色种养殖大户等主体大多规模较小,抵押物少,往往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加上银行没有针对性的融资政策,贷款程序繁琐,贷款利率偏高。因周期长,其他社会资本、风险投资不太青睐这一行业,导致融资难成为当前制约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企业品牌意识不强。部分企业的品牌意识、商标意识不强,创建和申报力度跟不上,品牌和商标保护工作不够到位。全县品牌农产品和农产品注册商标的数量虽然有一些,而叫得响、知名度高的不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对创建品牌农业造成了不利影响。

    (四)农业产业结构不优。长期以来,全县农产品中食用菌产业一业独大,没有其他产业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由于食用菌产业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大,顺应绿色发展要求,必须转型升级,否则发展前景堪忧。

    主持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抓住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两个关键,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稳定增收、农村可持续发展。随县将如何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

    陈兴旺:作为一个农业大县,随县将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实力,加快产业化进程。

    主持人:具体从哪些方面着手?

    陈兴旺:我们将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着重从夯实基础、壮大主体、提高质效、增强活力、保障安全、放大价值六个方面发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主持人:嗯,请您介绍下我们具体措施是什么样的?

    陈兴旺:第一,强基固本,夯实供给基础。一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将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10万亩以上,保护优化粮食产能。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土地整治、中低产田和低丘岗地改造,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二是壮大特色板块基地。着力扩大粮棉油、食用菌、果蔬茶、中药材、畜禽蛋等特色农产品种养面积。开展特色农产品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努力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三是创建现代产业园区。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统筹使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相关项目资金,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

    第二,增量扩能,壮大供给主体。一是做大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多种方式,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引导供销、邮政、农机等系统积极创新,完善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作用,促进传统农资流通网点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二是做强产业龙头企业。把招商引资与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着眼补齐产业短板、延伸产业链条,精准招引一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兼并、参股等方式,扩大规模,创新发展,壮大实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力争创建产销过10亿元的企业5家,过5亿元的企业20家以上。三是做活农村电子商务。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打通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建设,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

    第三,转型升级,提高供给质效。一是转变发展方式。按照“一镇一业”和“多村一品”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有机、高效、生态农业。重点发展高效种植业、生态林业、集约畜牧业、名优水产业、休闲观光农业。二是优化功能分区。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科学合理划定水稻、小麦、马铃薯等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食用菌、茶叶、蔬菜、林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逐步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精准化管理。三是推进精深加工。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产业园区集聚,打造“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力争培育2-3个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研发、生产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等特色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力争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年产值400亿元。

    第四,改革创新,增强供给活力。一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形成“三权分置”格局。健全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土地有序流转,调动经营主体的土地经营积极性,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二是推进科技推广服务。推广“土地托管”“粮食银行”等成功经验,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引入项目管理机制,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农技推广人员深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三是促进农村金融创新。充分发挥县域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作用,用好用足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拓展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对涉农业务较多的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化考核办法。落实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支持各金融机构加大服务“三农”力度。

    第五,正本清源,保障供给安全。一是落实生产经营责任。将农药、肥料、饲料、兽药生产销售门店或企业,蔬菜生产企业(合作社)、畜禽养殖大户(场)、生猪屠宰场、水产养殖大户(场)纳入监管范围,强化主体安全意识。落实农产品生产记录等制度,实现可追溯管理。二是加强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农药化肥管控力度,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大力推广“稻-鳖-虾”等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加快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集中处理,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多重效果。三是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强化风险分级管理和属地责任。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加快随县检验监测中心建设,加大抽检监测力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争创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第六,提质增效,放大供给价值。一是全面促进产业融合。对接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度挖掘农业的生态、休闲、观光等功能,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作区变风景区、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实现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目标。二是积极创建精品名牌。大力实施“品牌兴农”战略,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打好规模牌、标准牌、高端牌、特色牌,拓展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包装档次,积极创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力争国家驰名商标达到2个以上,省级著名商标突破20个。加大“三品一标”认定、保护力度,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精准实施市场营销。通过举办寻根节、香菇节、桃花节、牡丹节等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农博会、农交会、农展会等会展,多渠道推介随县特色农产品,不断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建设,拓宽“线上”“线下”两条渠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力争全县农产品年出口达到20亿美元。

    主持人:非常感谢陈县长的细心介绍。下面,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的提问。


    太阳花开了:陈县长,请问随县未来几年发展是如何规划的呢?

    未来几年是随县重大历史机遇最为集中的时期,是各种优势最能有效释放的时期,是新旧动能转换最为紧要的时期,也是实现换道超越最为有利的时期。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奋力建设世界华人寻根谒祖圣地、中国香菇之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新随县。

    一、突出特色发展,奋力建设富强随县。聚焦转型升级,构建更加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同步提升,夯实富民强县基础。强势崛起新型工业。全力扩增量、提存量、优质量,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电子信息、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新能源、通用航空等产业,全面提升工业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和投资驱动战略,全力以赴立项争资,千方百计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拓展投资领域,扩大投资力度,激发投资活力。快速推进现代农业。稳定特色高效种植板块,加快发展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名优水产业、富硒产业,培育壮大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和智慧农业,推动现代农业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大力发展供销社和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坚持“互联网+”和“+互联网”并举,多元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培育新兴服务业。

    二、推进动力转换,奋力建设创新随县。以更坚定的决心推进改革,以更主动的姿态扩大开放,实现内生动力与市场活力的同步激发,加快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化。以思想解放激发内生动力。作为“炎帝精神”的继承人、传承者,我们必须始终高举开拓创新的旗帜,以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推动工作上的奋勇争先。建立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对勇于负责的干部负责,鼓励实干者,厚待创新者,成就善为者,激励干部勇作为、敢担当、善破难,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重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全省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和县域金融工程,加快建设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和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推进财税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社会事业领域各项改革,更好改善民生福祉。以创新驱动提升发展活力。深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力发展创业服务、企业孵化、综合性检验检测等创新促进机构,着力完善创新创业生态链。健全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扶持发展创新型企业,着力抓好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链条。

    三、厚植生态优势,奋力建设绿色随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是随县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悉心呵护优质生态环境。围绕“绿满随县”目标,坚持封山育林,狠抓森林防火,持续推进植树造林、低产低效林改造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着力建设“一核、两屏、三网、千湾”生态网络体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监管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争创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全面实施绿色产业强基工程、传统产业提升工程和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不断提升绿色产业发展水平。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绿色农业及绿色新兴服务业。不断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加快实施各项重点节能工程,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充分发挥环境的硬约束作用,引导企业升级改造,倒逼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积极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使“绿色化”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自觉行动。

    四、注重人文传承,奋力建设文化随县。充分挖掘炎帝故里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底蕴,大力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实现经济发展和文化自信同步提升。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争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成设施配套、上下联动、统筹协调的县镇村综合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大力开展丰富多彩、供需对接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积极推动文化事业产业蓬勃发展。严格落实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加快新闻传播机构建设,不断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和考核机制,着力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新建中华农耕博物馆暨随县博物馆。积极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深入推进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大力培养扶持重点文化企业,全面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文化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社会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五、坚持统筹协调,奋力建设旅居随县。统筹发展全域旅游、推进城乡建设,坚持把随县全域作为一个高品位景区打造,同步推进城乡面貌改善和内涵提升。突破性发展全域旅游。突出“旅游+”发展理念,整合资源,持续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实现全域旅游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依托好山好水好资源,积极开展旅游精准招商,大力发展旅居养老、健身养生、田园度假、民宿民居等旅居业态。持续办好“寻根节”“炎帝文化庙会”“香菇节”“桃花节”“牡丹节”等系列特色节会活动。精心打造最美生态园林县城。积极对接随州“双百城市”建设,坚持错位发展,以最美的理念和标准,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园林新县城,成为随州“后花园”和中部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集散地。不断提高设施配套水平,完善各项功能,加快人气集聚。因地制宜建设靓丽镇村。不断下沉财力,分类打造重点镇、中心镇、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名镇等,推动全县集镇建设大发展。按照创一流、出精品、有特色、留乡愁的要求,加强规划管理,保护传统村落,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全面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六、坚持民生为本,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推动共享发展,实现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法治建设与民主建设同步增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完善立体帮扶机制和脱贫攻坚推进、核查、评估与退出机制,广泛动员各种力量、聚集各类资源,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六大行动”,确保按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夯实全面小康社会基础。全面均衡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卫生计生事业,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制度,统筹推进城乡社保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低保、农村五保等社会救助制度,加快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民之所向,责之所系,我们将饱含激情地投入到为群众谋幸福的工作中去,竭尽全力地让全县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云朵上散步:我想问一下陈县长如何多方“引凤”合力在随县“筑巢”?

    随县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总抓手,不断强化措施、创新方式、优化环境、打造平台,实现多方“引凤”来“筑巢”。

    首先是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带头招。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为主要成员的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组建了离岗招商引资工作专班,下达了县级领导招商引资指导性目标和分解全县招商引资引资任务目标,人人眼前有目标,个个肩上有压力,在全县形成“人人招商”的大招商氛围。

    其次是优化引资环境,夯实招商基础。全力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出台针对鼓励类投资项目的优惠政策,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完善重大招商项目跟踪机制,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专班、一个部门、一跟到底”,“每周晒清单,每月赛进展”,推动招商项目精准入园、快速落地。

    其三是把准招商方向定位,重视项目的策划与包装。依托现有特色产业基地、平台和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探索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引领全县产业转型发展的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及研发孵化等产业服务平台,实现由单纯“招商引资”到“产业招商”的转变。


    农民工66:随县的“精准扶贫”是怎么在做的?如何使“精准扶贫”落在实处,不走过场?

    随县是全省插花贫困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村52个,县定贫困村100个,贫困人口30109户75209人。近年来,随县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以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为基础,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进一步夯实了强县之本、致富之源、脱贫之基。

    1、抓准“领子”,主动引领产业扶贫方向。一是发挥主导作用。县委、县政府制定《随县发展特色产业促推精准脱贫指导意见》,大力实施“5517”工程,即确定食用菌、优质粮油种植业、果蔬茶种植业、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业5个脱贫主导产业,助推7万余贫困人口脱贫。按区域打造三大特色产业带,即随南食用菌、随中果蔬、随北乡村旅游产业带,同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二是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借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成了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对贫困户脱贫带动能力强的油桃、蓝莓、油用牡丹、核桃等基地30多万亩,40多个贫困村、近2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三是推进新能源产业。县委、县政府相继实施了“光伏52”“光伏100”工程,即为5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100个县级贫困村每村新建了50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村集体年收入过5万元。

    2、牵稳“鼻子”,全面激发主体内生动力。一方面,企业发挥帮扶带动作用。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体化扶贫思路,筛选培育一批有带动能力、有社会责任的市场主体。探索实施了“企业+产业发展扶贫”模式,市场主体每带动一户贫困户给予10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支持,极大提高了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目前已有100多家市场主体与200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户1000多户。另一方面,贫困户发挥脱贫主体作用。鼓励贫困户以土地经营权、生产工具、农业设施、扶贫到户资金等参股,形成“土地流转得租金、资产入股得股金、基地务工得薪金、委托经营得酬金、超产提成得奖金、订单种植得售金”的“六金”产业扶贫模式,6000多贫困户通过“六金”方式增收,实现稳定脱贫。

    3、打牢“底子”,积极提供保障服务。一是政策整合。落实资金、项目、招投标、管理、责任“五到县”政策,县财政增设精准脱贫资金整合专用账户,以脱贫规划引导整合、脱贫项目主导整合、产业发展融入整合,实行跨部门、跨年度、跨层级整合,实现了产业扶贫“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二是人才凝力。引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确保贫困村龙头企业帮扶全覆盖;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组建扶贫志愿者组织,构建扶贫志愿者服务网络,促进技术、人才等资源向贫困村、贫困户聚集,形成产业扶贫的强大合力。三是资金放大。推行“政府+市场主体+银行+保险+贫困户”“五位一体”小额扶贫信贷政策,县政府出资1000万元建立风险补偿金,撬动金融机构投放小额扶贫贷款近6000万元,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小小书生:我看到今天访谈的主题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么我想问一问陈县长在把握农业政策走向的大趋势下,农业长期持续增产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例如过量施肥、农药、添加剂等,那么如何使随县农业“绿色发展”呢?

    感谢这位网友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关注!关于当前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为消除过量施肥、农药、添加剂等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保证农业绿色健康发展,随县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和治理。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推广缓释肥、水溶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模式。相信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趋势下,我县农业生产既能保持稳定增长,又能实现绿色增长。


    尹放:随县不仅仅是农业大县,也是湖北旅游强县,作为一个随县人,我是十分骄傲的,我想问一下陈县长我们不仅在打造“炎帝神农故里”这样一张文化名片,后续还有怎样的行动继续推广我们随县,让更多人了解随县?

    前期,随县大力开展旅游精准营销,邀请邀请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栏目组来随县,对随县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进行了深入采访拍摄;在楚天交通广播电台等媒体集中播放随县旅游形象广告片,在《随州日报》、《编钟之声》开辟专版,开通美丽随县微信公众号,推出旅游快讯、户外旅游等专题旅游内容;在主要客源地高速公路两侧、武汉地铁站投放炎帝故里、西游记公园、西游记漂流等景区广告:通过阶段性密集式的宣传强化,把随县旅游的整体形象传达给广大群众。

    下一步,我们还将强化整体宣传,多渠道、多形式地推进“炎帝故里?美丽随县”整体形象宣传,提高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营销渠道,拍摄制作旅游形象宣传片,在央视等强势媒体投放。完善县域旅游公共信息标识系统,在高速路口、车站、各镇(场)出入口和重要公共场所设立随县旅游形象广告,在交通主干线设立设置交通指示牌、主要景区指示标志。大力推进旅游宣传进宾馆、进车站、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

    主持人:好的。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参与也非常感谢陈县长做客我们访谈节目。

(责任编辑:云起风生    新闻热线:0722-3318927)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随州日报-新媒体矩阵
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随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博
随州日报-人民号
随州论坛-客户端APP
随州日报-视频号
随州日报-抖音号
随州日报-企鹅号
随州论坛-网易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随州地区唯一新闻网站|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关于我们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鄂ICP备11004182号-2|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鄂网备42120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722-3318927
邮箱635782607@qq.com
广告服务电话: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