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722-3318927 投稿邮箱:szrbs@21cn.com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精准扶贫工作记略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7-1-14 10:29
来自: 随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查看: 14686
      
    农房“五改”后的美丽画廊    
   特约通讯员 贺晓利 王敏 陈为
    2016年,大洪山风景区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精准发力,脱贫攻坚步履坚定。一年来,该区以旅游为媒,奏响脱贫攻坚最强音,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致富产业遍地开花,农村面貌日新月异,贫困人口持续减少,开创了旅游发展与脱贫攻坚相融相促的生动局面。
产业扶贫促发展
    自2015年以来,大洪山风景区按照“连片开发、产业带动、规模经营、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产业帮扶为抓手,在41个贫困户中实施产业扶持项目,探索出了订单农业、养殖业、香菇产业和发展星级农家乐等四大产业,实施一对一的帮扶,走出了一条具有景区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
    该区珍珠泉村的有机稻生产具有特色,大洪山楚峰米业与15个贫困户签订了种植收购合同,每亩农田因此可增收300元;农村工作局与东庄畈村贫困户熊良贵等4户签订了种植黑稻协议,无偿提供种子和技术;以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为依托,开展食用菌种植,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0余户;熊氏祠村、绿水村发展旅游业较为成熟,景区引导两村发展农家乐、盆景等产业,吸纳农民务工增收;根据部分贫困户的居住环境和自身能力,依托湖北佛园农业和华蛟农牧有限公司,熊氏祠村、洪山坪村引导贫困户发展猪、牛、羊等养殖项目,免费购买一批优质母猪、种羊、鸡苗给贫困户喂养;香菇产业是大洪山的传统产业,生产技术成熟、见效快、效益高,是贫困户脱贫的首选产业,景区重点为缺资金贫困户提供香菇种植所需原材料,19个贫困户因此受益。
B  农房五改强基础
    以“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百里画廊”为契机,选准对象,瞄准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对特困户居住房屋进行“五改”(改房、改厨、改圈、改厕、改境),实现精准扶贫与旅游发展有效对接,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大洪山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举措。
    按照“发展旅游、精准扶贫、统一规划、分户实施”的原则,大洪山通过政府奖励、部门帮扶、农民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累计投入近300万元,完成特困户农房改造100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康屋,走上了宽阔平整的柏油路,喝上了清澈干净的自来水……这是景区狠抓农房 “五改”建设促扶贫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
C  易地搬迁拔穷根
    “要让搬迁对象搬得出、能发展、可致富。”大洪山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帮扶生活条件极度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就是补短板中的短板。
    秉承这样的理念,2016年,大洪山风景区按照“群众自愿、城乡统筹、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的原则,创新扶贫搬迁思路,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的要求,因地制宜,统筹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城镇化进程等因素,进一步对居住在自然条件严酷、生产环境脆弱地区的37贫困户119人实施易地搬迁脱贫工程,全部是分散安置,于2016年底如期搬进新居。对孤寡老人、“五保”等特困户,通过养老院等方式集中安置。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新村建设、产业发展、生产就业相结合,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居。
D  部门联动聚合力
    2016年,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先后召开脱贫攻坚专项部署会、协调会、推进会20余次,及时传达省、市脱贫攻坚会议精神,逐步细化了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组建9个扶贫工作队,覆盖24个帮扶部门,真正实现每个村有1名包村领导、1名包村干部、2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结合景区自身发展的实际,创新扶贫思路,在改善民生、济困帮扶、助推发展上用真情、出实招、见真效,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帮扶、群众参与”大扶贫工作格局。
    据初步统计,景区各单位以每户500-1000元不等的标准为每户贫困户家庭及人员提供了生活所需物资和现金,帮助其改善生活,送去温暖。其中大洪山林业局、景区管理局仅2016年就为包保的村分别送去帮扶现金4万、3万元。对贫困人口相对较为集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滞后的东庄畈村,交通分局在帮扶现金近万元的基础上,助其改善基础设施,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供电所通过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推动,完善了村级电网改造;针对贫困户缺技术的难题,区人社局组织举办食用菌专题培训班2场,500余人受益。教育部门对建档立卡的37名贫困生实行义务教育学费全免,并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大洪山医院积极开展义务巡诊、送医送药医疗卫生服务。全年共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实施医疗救助32人投入扶贫总费用67701元,发放扶贫救助款4111元,为7054人次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和用药指导,送药费用合计3.58万元。
E  文化扶贫富精神
    精准扶贫不仅是物质生活的脱贫,让农民在精神上富有尤为重要。一年来,大洪山结合旅游发展,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先后建成5个村级文化广场,并在每处安装健身器材、篮球架、乒乓球等体育健身设施,极大地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村级文化场所的建设,改变和丰富了村民的生活,大家从以前的喝酒打麻将中走出来,闲暇时聚在一起打球、跳舞、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既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又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业余文化的潜能。
    除村级文化广场外,景区群众惊喜地发现,一个个小游园小广场在村级各处遍地开花,一家家农家书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次次文体活动有序开展……沉甸甸的“文化果实”,使景区群众走进文化、共享文化,形成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和风气。
    坚持不懈推进文化扶贫攻坚,聚焦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切实把“文化广场”建成文化知识传播、文体娱乐活动、民俗文化传承、法治科技普及、村规民约宣传的“大舞台”,不仅提高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水平,还有力地推动了全域旅游的发展。

管委会主任罗兰与扶贫户交心谈心

管委会领导到村委会研究扶贫方案

对口联系单位为贫困户送资金

走访贫困户

易地搬迁新居所

党工委管委会带队指导农房“五改”

新居新乐园

生态宜居新农家

精准扶贫工作队培训

农业科技现场培训

(责任编辑:随州人_s    新闻热线:0722-3318927)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随州日报-新媒体矩阵
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随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博
随州日报-人民号
随州论坛-客户端APP
随州日报-视频号
随州日报-抖音号
随州日报-企鹅号
随州论坛-网易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随州地区唯一新闻网站|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关于我们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鄂ICP备11004182号-2|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鄂网备42120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722-3318927
邮箱635782607@qq.com
广告服务电话: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