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新闻网| 新闻中心| 领导专辑| 品质随州| 华人圣地| 专汽之都| 在线访谈| 图片| 专题| 教育| 文化| 汽车| 美食| 房产| 旅游| 健康| 家居| 随州日报微博
查看内容
搜索

民俗四宝,非遗经典永流传

2022-5-31 14:50| 发布者: 隋意 |来自: 随州日报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流 林超
  随州,炎帝神农故里、中国编钟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诞生于此,他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灿烂的中华农耕文明;震惊世界的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此,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里的人们在长期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炎帝神农传说、随州花鼓戏、炎帝祭典、青铜编钟制作技艺4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杨涟传说、大洪山民歌等15项被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随州“三独”、打硪号子等106项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另有237项被纳入县级非遗名录。在这些文化瑰宝中,颇具代表性的是随州民俗“四宝”——炎帝祭、编钟技、独角戏、花鼓戏。 

   炎帝祭
 
寻根节拜祖大典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
  “炎黄子孙只有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明白自己要到哪里去。”炎黄子孙,这里的“炎”字就是指炎帝神农氏。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中华农耕文明的开创者和奠基者。
  为了纪念炎帝神农、传承炎帝精神,我国的祭祀活动至今已延续了4000多年。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炎帝祭典吸引了数以千万计的华人来到随州,共拜始祖,寻找自己的文化根脉和血脉亲情。
  炎帝神农祭典有官祭和民祭,二者并行相融。过去,官祭突出的是等级、威严、规范,主要仪程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受胙、彻馔、送神;民祭仪程为敬奉三牲、幡阵奉请、敬奉享酒、敬奉高香、恭颂祭文、三拜九叩、狮龙娱祖。
  在随州,祭祀活动始于南北朝,盛于明、清。随州厉山镇的祭祀活动,最初多由民间自发兴起。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厉山镇祭祀活动一度中断。1991年,随州市政府恢复了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诞辰)的谒祖祭典。2009年,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隆重举办,到2021年已举办十三届。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祭祀中又穿插了不少新的内容。比如2009年首届寻根节,主要仪程为起鼓鸣钟仪式、奉请仪式、颂祖仪式、圣火仪式、敬献花篮、敬献高香、共拜始祖、瞻仰圣像等;2021年辛丑年寻根节,仪程为大典致辞、大典开幕、恭启圣门、点燃圣火、敬献花篮、敬献高香、恭读颂祖文、共拜始祖、唱诵始祖。
  通过仪式、内容的创新,炎帝神农祭典主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信仰和理想,它向世人传达的是全体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炎帝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文化价值内涵,承载着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是中华文化之根、文明之源。
  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今天,在炎帝神农故里举办祭典,既能有力维系海内外炎黄子孙认祖归宗、追根思源的朴素感情,又能增进民族自信、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能发挥拜祖大典的综合效应,聚集发展要素,推动开放合作,推动炎帝故里随州的发展,又能凝聚世界华人华侨的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编钟技
 
编钟复制
  1978年,曾侯乙编钟在随州擂鼓墩古墓出土,是战国早期的青铜礼乐器。全套编钟重2567公斤,共65件钟,共分三层八组,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它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中国有无数文物,但哪件能够代表中国?曾有考古学家称,无外乎两件,一件是秦始皇兵马俑,一件就是曾侯乙编钟。
  编钟在中国的地位不可谓不高。曾侯乙编钟自出土以来,只敲响过三次。第一次是刚出土,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35周年,第三次是香港回归,每一次奏响都意味着举国欢庆。
  曾侯乙编钟的主人是曾(随)国的一位国君,侯是他的爵位,乙是他的名字。在西周初期,曾国是周天子分封镇守南方的重要邦国。
  随州地处鄂北“随枣走廊”,是商周时期铜料运输的交通要道,文献中称“金道锡行”。富集的铜料资源,促进了随州地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的产生与发展,诞生了灿烂的青铜文明。随州境内现存各历史时期青铜编钟19套共400多枚。
  青铜编钟制作技艺是以铜、锡、铅为材料,通过制模、制范、结壳、浇铸、修整、校音等数十道工序,制成两件以上的铜钟,编组悬挂可用于演奏。“合瓦型”设计、“失蜡法”铸造和“一钟双音”校音,是该技艺的核心技术。该技艺集工艺、礼制、音乐之大成,在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穿越历史烟尘而来,如此造型精美、装饰精妙、音律精准的曾侯乙编钟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听到。为此,随州匠人们开始了30多年的摸索。
  目前随州从事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约百名,年生产大、中、小型演奏类、工艺类青铜编钟产品3000套,产品销售以国内为主,也远销美国、德国、法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或陈列于博物馆、孔子学院、宗祠庙宇、酒店会所等公共服务区,或被音乐厅、教育机构、文化旅游景区等单位用于演奏和教学,是文化交流、艺术鉴赏、展览演出、音乐教学、馈赠嘉宾的重要礼乐产品,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其受众群体约在1亿人次左右。
  在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的主会场活动——“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上,湖北选送了26件非遗精品力作参展,来自随州的青铜编钟复制件吸睛无数,出席活动的文旅部领导兴致勃勃地敲响了青铜编钟。
  近年来,随州大力开展青铜编钟国内外展演活动,提升了随州城市知名度,促进了随州文旅产业发展,更弘扬了中国礼乐文化,谱写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独角戏
 
独人轿
  以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为主体的随州民间文艺集南北之精华,绚丽多姿、独具一格,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宗极珍贵的文化财富。
  一般常见的民间文艺形式有龙灯、板凳龙、狮子、旱船、高跷、鼓书、道情、唢呐、山歌、号子等数十种,尤为突出的是以随州“三独”(独人轿、独轮车、独角兽,统称独角戏)为代表的民间文艺形式,更是显示了地方艺术特色的魅力。
  独人轿是随州及周边地区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民间表演形式。表演者背上一根长竹片,上扎一顶轿盖,坐轿人在轿顶下表演。以两人表演为宜,男女皆可。表演者踩着鼓点或音乐节奏,加上爱情、幽默滑稽的嘻闹情节,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独轮车表现的是一个农家媳妇抱着孩子坐轿回娘家的故事,由2-6人表演,一个饰演抱孩子的小媳妇,一个推轿子手,四个伴舞。在欢快的音乐中,通过舞蹈和曲艺的完美结合,把一个回娘家的小媳妇在路上的艰辛和回家的急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独角兽,传说是一种象征丰收和吉祥的神兽——兕(sì),其头上有一个直角,平常站立行走。随州独角兽是人们心目中一种美好、正直、惩恶扬善的偶像,寄予了美好愿景。
  原随州史志办的胡立志研究认为,兕是随氏族先民所崇拜的图腾。随州“独角兽”是一种特有的曲艺形式,又名蹦蹦舞,表演者用一条黑布袋罩住头、臂,两臂向上伸直,两手合并于头顶,形成“独角”;再在裸露的肚皮上用彩笔画出兽头和五官,以双乳为眼、肚脐为嘴,中间胃部画鼻,胡须是脐下腰间围的蓑衣或麻裙,与一帮儿童嬉戏玩闹,通过人体的扭动和表演,加上诙谐的音乐,呈现出活泼、欢快的场景,寓意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寄托了劳动人民祈求风调雨顺、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意愿。
  近年来,为传承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州大力扶持民间草根文化人才,大力挖掘、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挖掘整理传统文化,并赋予新时代精神内涵,把这些传统文化打造成有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文艺品牌。 

   花鼓戏
 
花鼓戏
  编钟是能够破译音乐密码的器物,而随州花鼓戏则是携带曾随文化基因、破译中国音乐密码的活体遗存。
  随州地处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汇地带,诞生于此的随州花鼓戏,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集南北文化之大成,艺术形式既有北方文化的粗犷高亢,又有南方文化的委婉细腻,成为我国戏曲艺术中特色鲜明的瑰宝。
  在汉剧乃至京剧的血统中,随州花鼓戏是“母本”“远祖”之一。湖北有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汉剧,旧称楚调,流行全省和河南、陕西、湖南的部分地区,对京剧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汉剧由湖北境内的“四大路子花鼓”即襄河路子、府河路子、荆河路子、汉河路子构成,随州花鼓戏属于府河路子,表演艺术多取材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元素,且经常与汉剧、河南梆子、越调等各剧种艺人搭台唱戏,使随州花鼓戏广泛吸收了多种声腔。
  随州花鼓戏的剧目、音乐、表演形式自成一体,基本唱腔和剧目为“四奤(tǎi)”、“四蛮”、“四调”、12个半本戏(每半本为一台戏)。在随州人看来,“奤”为随州以北、“蛮”为随州以南的地方,“亦奤亦蛮”的随州花鼓戏不仅具有独创的地域特色,与其它兄弟剧种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其梁山调唱腔,已成为随州花鼓戏的主要唱腔之一。如今,梁山调在四川、鄂西皆已失传,随州花鼓戏是唯一的传承。
  据了解,随州花鼓戏成规模的起源地在随北天河口。1852年左右,当地举办“火神庙会”,难以请到班唱戏,头人便筹钱购置服饰衣箱,组织一批艺人成立了花鼓戏班。因火神爷的名字叫严训,故名“严训班”。
  清末民初,随州花鼓戏逐渐兴盛,涌现出一批较有影响力的职业艺人。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前后,随州花鼓戏进入发展快车道,共组建了20多个职业和半职业花鼓戏班。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至1958年,随州花鼓戏班进入新的活跃时期,全市大大小小的花鼓戏剧团发展到117个。1956年11月在原随县政府的主导下,以万店业余花鼓剧团为基础,成立了县花鼓剧团。
  随州花鼓剧团成立六十多年来,一度辉煌、硕果累累。《山村锣鼓》拔得中南五省汇演头筹。《楚庄王》《古墓花魂》《千古绝响》等一批剧目获得省级大奖。大型纪实剧《公路孝女》走进央视,历史剧《不下马的将军》《随国金声》、现代戏剧《不忘初心》和抗疫作品《疫情拜年》《中华儿女尽欢颜》等,参加全省汇演并获得多项荣誉。建党一百周年推出的《烽火燎原》,参加了2021年9月举办的第四届湖北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
  随州花鼓戏从无到有,由随北“严训班”的一枝独秀,发展为遍地开花,焕发出勃勃生机,彰显了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成为助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支“文艺轻骑兵”。 
  摄影:孙洪涛 李文军 梅涛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鄂ICP备11004182号-2 | 鄂网备421201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ui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虚假新闻信息举报电话:0722-3319535、新闻爆料热线:0722-3319535、广告服务电话: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故障咨询QQ:6256104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