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新闻网| 新闻中心| 领导专辑| 品质随州| 华人圣地| 专汽之都| 在线访谈| 图片| 专题| 教育| 文化| 汽车| 美食| 房产| 旅游| 健康| 家居| 随州日报微博
查看内容
搜索

【神农风评】精美之器:编钟出世惊寰宇

2022-5-23 15:57| 发布者: 隋意 |来自: 随州日报
神农风

  5月18日,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以“龢:音乐的力量——中国早期乐器文化”为主题的展览惊艳亮相,随州出土的编钟作为精美的礼乐之器成为“主角”。
  自古“礼乐教化”,音乐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骨质乐器到陶制乐器,演进至金石之声、弦琴之音,音乐的进步,也代表着礼制、文化的繁荣发展。
  特别是周朝以后,统治者对礼乐文明的高度重视,推动礼器、乐器迈向更高水准。1978年,随州出土的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编钟,共65件,重达2.5吨,以其数量之多、音律之全、技艺之精、气势之大,被誉为“编钟之王”“世界第八大奇迹”等。
  编钟也因此被称为国宝级文物,也是国家首批禁止出国展出的文物。
  编钟之美,在于其铸造技艺之精。
  在西周时期,青铜文明处于一个发展迅猛的时期,从天子到诸侯国纷纷制作礼器,以彰显国威和尊严。
  曾侯乙编钟由青铜制造,钟及架的装饰,取有人、兽、龙、花、几何形等多种题材,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雕绘、线描等多种技法,达到了及其精美的效果。
  不仅如此,其声音可清脆明亮,也可铿锵有力、绵绵不绝,亦可雄浑浪漫。特别是“一钟双音”的性能,表明当时的青铜制造技术已经炉火纯青。
  与其一同出土的还有曾侯乙尊盘等一批精美绝伦的文物。在尊盘上,镂空雕刻着56条龙、28条蟠螭,栩栩如生,令人称奇。
  15000多件文物,其中9件国宝级文物,4件文物禁止出国展览,出土物数量众多、规模宏大,为中国发掘的同类墓葬中所罕见。
  那么,曾侯乙编钟是如何铸造出来的?文献资料少之又少。不少爱好编钟者苦心钻研,摸索总结出一套复制编钟的技艺。随州非遗文化传承人项绍清就是其一。
  160多项制作工艺,包涵冶炼、铸造、力学、音乐、美工等,涵盖了文化和技术的交融,项绍清总结的青铜编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编钟铸造钻研得越深入,越是惊叹古代工匠高超的技术。”项绍清表示,在2000多年前,这绝对是当时的高科技,不亚于今天的航天航空科技。
  复制编钟,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匠心的弘扬。正如今天,我们一直弘扬的“工匠精神”“大国工匠”一样,以匠人、匠技、匠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随州作为中国专汽之都,设计、铸造、改装等都需要精湛的技艺水准。在编钟出土地,我们更要汲取编钟蕴涵的工匠精神力量,以质取胜、以特取胜、以精取胜,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切实担当起“汉孝随襄十”万亿汽车产业的“肱骨之责”。
  编钟之美,在于其彰显音韵之美。
  1978年8月,刚出土的曾侯乙编钟迎来第一次“演奏”,一曲《东方红》成为人们心中的永恒经典。
  曾侯乙编钟,拥有完整的十二音系统,具备旋宫转调的能力,与现代的钢琴相差无几。一生都在研究编钟的曾侯乙编钟研究院院长冯光生曾表示,中国有了“一钟双音”及“十二律”的发现,是中国人在公元前五世纪为人类的音乐文化作出的伟大贡献。
  与编钟同出土的音乐文物,有编磬、建鼓、琴、瑟、篪、排箫、笙等,总计达125件。中国古代所谓“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基本齐备。这是一个相当规模的宫廷乐队,在世界古代音乐史上实为罕见。
  用冯光生的话说:“曾侯乙编钟堪称中国青铜时期音乐文化的巅峰,将中国古代音乐文明推向了登峰造极。”
  曾侯乙编钟上有3755字铭文,这些铭文不仅标注了各钟的发音律调阶名,还清楚地表明了这些阶名与楚、周、齐、申等各国律调的对应关系。冯光生至今仍然惊叹:“这是一部金光闪烁的乐律经,足以改写中国古代音乐史和世界古代音乐史。”
  2016年10月,第十届国际音乐考古大会在武汉举行。学者们一致认为,曾侯乙编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重大发现,在人类文化史、音乐史、科技史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出土40多年来,每每国之大事,古老乐钟与时代发展“美妙共振”。
  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中国古代的神奇乐音,频频传向世界。
  如今,在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号召下,曾侯乙编钟通过复制件参加众多演出,满足人民群众对其心之神往的好奇。
  随州通过精心编排《编钟乐舞》,组织编钟参加外演,谋划编钟音乐之都、国际乐器交易城等项目,都是一种音乐之美的传承。年初,首届金编钟国际作曲大奖赛面向全球音乐人征集编钟音乐作品,旨在让曾侯乙编钟“活起来”。
  编钟之美,在于其传承和合之美。
  文物的艺术价值很容易引起共鸣。2018年4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进行非正式会晤,曾侯乙编钟见证了两个伟大国家的携手。
  武汉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张昌平认为,曾侯乙编钟代表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世界文化进行交流。
  几十年来,观看过曾侯乙编钟、欣赏过编钟乐舞的各国政要众多,面对这一世界奇观,他们无不热情赞叹。编钟成为增进中外友谊、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特使”。 
  曾侯乙编钟的造型为“合瓦形”,其代表的礼乐文明的核心理念也是“和”。其频繁地参与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传递着我们“和合之美”的文明交流互鉴理念。
  编钟中的镈钟也是融合、和谐的象征。“楚王奔随”的故事,代表着曾国与楚国和平相处,融合进步,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合”理念相一致。
  当今时代,“和合”理念为我们处理各种难题提供了宝贵智慧。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等,都体现出“和合”理念的精髓。
  神韵随州,一见钟情。我们要充分用好“钟”字,通过创见性发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推动编钟文化、物化、活化,借助现代技术,让编钟“转”起来、“智”起来、“动”起来,加强观众与文物互动,真正地擦亮“编钟”这张金字名片。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鄂ICP备11004182号-2 | 鄂网备421201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ui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虚假新闻信息举报电话:0722-3319535、新闻爆料热线:0722-3319535、广告服务电话: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故障咨询QQ:6256104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