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722-3318927 投稿邮箱:szrbs@21cn.com
【践行核心价值观】沈宪权:三十四载文化路 扎根基层守初心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1-12-23 09:38
来自: 随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查看: 2064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彭晓华 程淇 通讯员 柯秋阳

  小鼓、阴锣、大钵、马锣铿锵作响。锣鼓声中,丑角、旦角手持绢扇,踏着鼓点,边唱边舞。 

  12月12日晚,广水市吴店镇浆溪店村,一群民间艺人自发来到沈宪权灵堂前,跳起地花鼓。“老沈爱热闹,我们来送他最后一程。”地花鼓传承人周树声语气悲痛。 

  沈宪权是广水市吴店镇综合文化站站长,从事宣传文化工作30多年,先后荣获湖北省“民间艺术能人”、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以红色文化传承人身份获评“随州楷模”。12月5日,沈宪权因病逝世,59岁的生命倒在了他研究了半辈子的红色热土上。 

  文化惠民带着乡亲看大戏 

  1987年,沈宪权入职吴店镇文化站,从此在文化领域一干就是34年。 

  吴店镇远离城区,是典型的山区乡镇,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贫瘠。起初,沈宪权的工作是每天给乡亲们放录像,时间一长,观众寥寥。 

  有没有其他的娱乐方式?沈宪权决定改变这一现状。他多次向吴店镇党委政府汇报,并得到大力支持。2011年,镇政府投入100多万元,在镇区中心建起4000多平方米的文体广场,安装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篮球架和照明灯,让居民晚上也能在广场上健身娱乐。 

  为便于管理,在文化站牵头下,2016年吴店镇又投入50余万元,在广场旁建设新文化站,开设老年活动室、体育活动室、图书活动室和多功能活动厅。看书、听讲座成为群众新的娱乐方式。“从田间劳作回来,我们又有了新去处,这都多亏了沈站长。”前来吊唁的村民冯年菊满怀感激。 

  吴店镇的民间舞蹈亮花鼓、地花鼓和连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将非遗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是沈宪权的一个心结。 

  “沈站长在文化站开辟出一块场地,作为亮花鼓、连响等民间传统舞蹈培训基地。”吴店镇亮花鼓教练方立玉回忆,沈宪权把镇上会跳传统舞蹈的民间艺人请回来,通过老人带、新人学,镇上的民间传统舞蹈出现欣欣向荣之势。“楼上培训学习,广场锻炼娱乐,大伙儿乐在其中,这都是老沈的功劳。”方立玉说。 

  在沈宪权的组织下,吴店镇传统民间艺人渐成规模。每年春节期间,沈宪权都会组织东湾村、浆溪店村、东门楼社区开展传统灯会,300多名民间艺人踊跃献技,为群众带来一场场传统文化盛宴。这支文化队伍还多次走出吴店镇,参与各种演出,进行文化交流。 

  为保护、传承吴店镇民间艺术文化,沈宪权走遍了吴店的山山水水、村村湾湾,搜集整理民谣100余首、民歌70余首、民间故事(传说)60多篇、民间舞蹈10余种,这些均列入广水市“非遗”保护名录。由他加工创作的《亮花鼓传奇》小戏剧本,以吴店民歌为主旋律,把原生态民间舞蹈贯穿其中,被省档案馆收藏。 

  挖掘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沈站长的逝世是吴店红色文化建设的巨大损失。”吴店镇党委副书记周军委惋惜地说。 

  吴店镇是新四军第五师重要活动地,现有鄂豫皖中央局(中共中央中原局)成立旧址、桐柏会议旧址、何子述旧居等革命旧址47处。 

  在红色文化保护中,沈宪权整理李先念、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吴店生活战斗资料15万字,《秀英救少敏》《活捉县长缴县印》《陈少敏的空城计》等革命故事入编《湖北省老区革命故事选》。今年,沈宪权编辑出版了《红色吴店》一书,反响强烈、广受好评。 

  “父亲把一生都献给了文化工作。每次回家,我看到他不是在写文章,就是在编书籍。”儿子沈嘉话语哽咽。 

  临近退休,为了吴店镇塘畈村尹家湾的鄂豫皖中央局成立旧址纪念馆布展工作,沈宪权呕心沥血,在纪念馆布展的文稿起草、资料收集、方案校正等方面,亲力亲为、废寝忘食。“直至生命最后时刻,他还在为纪念馆陈列纺布机等事宜操劳。”周军委眼中含泪,“展馆内所有的文字资料都由老沈一手提供。” 

  多年来,沈宪权赴多地考察,拍摄革命文物图片,整理革命历史资料,全力推动以新四军第五师尹家湾革命旧址群为代表的吴店红色文化蓬勃发展。2018年,新四军第五师尹家湾革命旧址群被省政府授牌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被省委组织部授牌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

(责任编辑:隋意    新闻热线:0722-3318927)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随州日报-新媒体矩阵
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随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博
随州日报-人民号
随州论坛-客户端APP
随州日报-视频号
随州日报-抖音号
随州日报-企鹅号
随州论坛-网易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随州地区唯一新闻网站|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关于我们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鄂ICP备11004182号-2|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鄂网备42120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722-3318927
邮箱635782607@qq.com
广告服务电话: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