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新闻网| 新闻中心| 领导专辑| 品质随州| 华人圣地| 专汽之都| 在线访谈| 图片| 专题| 教育| 文化| 汽车| 美食| 房产| 旅游| 健康| 家居| 随州日报微博
查看内容
搜索

建设品质随州,创造美好生活——看随州如何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19-5-29 10:01| 发布者: 隋意 |来自: 随州日报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流/文 孙洪涛、李文军/图
  鄂北明珠,荆楚胜地。千年曾随故都,新兴工业之城。
  随州,一座常被人用“古老”“年轻”等词语来描绘的城市。
  “古老”的随州,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作为炎帝神农故里,这里开启了华夏5000年的农耕文明;作为编钟古乐之乡,城西擂鼓墩出土的2400年前的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年轻”的随州,是湖北省最晚成立的地级市。她享有“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盛誉,是全国专用汽车品种最齐全的地区,各种专用汽车销往世界各地;作为“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花菇之乡”,香菇产业早已实现“买全国、卖世界”的格局。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随州如何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市委书记陈瑞峰经过深入调研思考,集思广益,于2018年底提出明确方向:建设品质随州,打造产业新城、文旅名城、生态绿城,建设应急产业基地、地铁装备产业基地、香菇产业基地、编钟文化产业基地,实现市民有品质的生活、产业有品质的成长、城市有品质的发展。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有品质,市民生活才能有品质。
  建设品质随州,创造美好生活!伴着如歌如梦的畅想与希望,随州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追梦远航。

以特色产业引领,强健品质随州“体魄”
  城市发展,“城”是基础,“市”是关键。“城”是库,“市”是水。“城”是车身,“市”是发动机。当今的城市,“市”的核心是产业。
  随州紧紧抓住当前的黄金机遇期、政策窗口期,在现有产业基础上,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奋力打造以特取胜的产业新城。
  当前,随州特色产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时期——
  单打冠军领跑特色产业。重汽华威公司新型智能渣土车各项关键性能指标国内领先,目前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达19.6%,占据最高的市场份额;三峰透平公司生产的国内最大型号硫酸风机,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泰晶电子公司石英晶体谐振器进入全球行业前十名,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4%,稳居第一;中兴食品公司领跑湖北茶叶出口多年,将“大洪山”品牌茶销往以“一带一路”沿线为主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随州共有19家企业先后上榜全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在自己的细分领域里做到全省第一、全国第一甚至全球前列。在“单打冠军”带动引领下,随州特色产业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稳步前行。
  动能转换推动转型升级。随州扎实推进“百企百亿技改”工程,深度挖掘企业创新发展新动能,奋力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变。目前,全市共有齐星车身、泰晶电子、裕国股份等6家企业获评湖北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涵盖汽车机械、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医药等行业。受益于技改扩能,一大批传统企业“老树发新芽”,产业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恒天新楚风公司的智能柔性化生产线,可实现全系列新能源车、传统动力轻卡、车身底盘等产品的混线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毅兴公司智能高端数控机床加工精度达到头发丝的10%甚至1%,目前该公司17个车间已有13个全面实现智能化;三峰透平公司连续三年每年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硬件建设,新上设备全部数控化,生产线智能化程度达50%;裕国股份公司生产线和齐星公司智能化立体停车库,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了突破。2019年,全市入库投资过5000万元的重大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80个,计划总投资达148亿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眼下,随州在全省“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布局中主动作为,依托专汽产业优势打造应急产业基地,依托风机产业优势打造地铁装备产业基地,依托香菇品牌优势打造香菇产业基地,依托曾随文化资源打造编钟文化产业基地,进一步彰显产业特色、延长产业链条,把产业做大做强。
  高质量发展中的特色产业挺起了随州的“脊梁”,四大产业基地强壮了随州的“四肢”。一座拥有强健“体魄”的产业新城正在奋力前行。

以文旅融合为径,塑造品质随州“灵魂”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随州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禀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炎帝神农故里、中国编钟之乡,炎帝文化、编钟文化、曾随文化,赋予了随州高贵的“灵魂”。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市委书记陈瑞峰提出,打造文旅名城,要大力挖掘和利用好随州极为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抓住湖北打造中部强大市场、武汉建设内陆消费中心的机遇,适应群众对品质消费的市场需求,加快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响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品质牌”,打造文化旅游的精品线路和经典景区,让随州的优秀历史文化插上旅游的翅膀,从沉睡的历史文化宝藏中绘制出一张散发迷人气息的旅游地图,把随州建设成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
  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已成为随州最为闪亮的文化名片。每年寻根节,数以万计的海内外炎黄子孙长途跋涉来到这里,齐聚炎帝故里谒祖广场,共拜炎帝始祖,追寻精神家园。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编钟文化产业基地,旨在叫响编钟文化。随州深挖编钟文化,建设曾(随)文化大遗址走廊,打造文化旅游的精品线路和精品景区。
  随州还以“琵琶古城”为核心,凸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实现新老城区融合发展,打造“琵琶新城”品牌。围绕推动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以大洪山“自在”旅游为引领,培育桃源河、太白顶、原石部落、随城山国家生态公园等一批休闲康养产品。
  “炎帝文化”品牌、“编钟文化”品牌、“琵琶新城”品牌、“旅居随城”品牌,四大旅游品牌将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由速度规模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同时,随州还积极探索从景点旅游升级为全域旅游。根据全市旅游资源分布条件,规划随县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曾都区建设文化旅游集散区、广水市建设山水文化旅游区、大洪山打造自在旅游区、随州高新区建设工业旅游区,着力将随州打造成全域特色旅游区。
  去年,随州出台《随州市特色产业增长极建设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180亿元以上,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真正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和合共生。打造文旅名城,随州的文化和旅游正在进行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稳步增长,成为随州高质量发展的一道风景。

以生态环境之美,靓丽品质随州“颜值”
  两水汇湖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随州,拥有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美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随州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省委省政府将随州定位为鄂北生态屏障,纳入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生态绿城,是随州落实绿色发展新定位的生动实践。
  从空中俯瞰随州,滨湖风光带如一条玉带,连起新老城区。在新城区,随州高标准打造滨湖绿带,做到水景交融,成为市民休闲锻炼的首选;在老城区,随州从改造神农公园入手,着力改善老城区绿化水平,使环境更宜居;其间,随州文化公园、回龙寺公园、白云湖健康主题公园、花溪河城市湿地公园、随城山国家生态公园等一大批高品质城市公园点缀其中,市民出行500米可见园,开窗可见绿。数据显示,随州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04平方米,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
  绿色之韵乃生态之美。近年来,随州持续实施“绿满随州”“精准灭荒”等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8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11%,森林蓄积量达1947.3万立方米。绿色,已成为品质随州建设的鲜明底色。
  良好人居环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脏乱差”的面貌与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格格不入。
  品质随州建设大潮中,人人都是主人翁。随州大力开展环境卫生、市政设施、交通秩序、经营秩序、户外广告、“门前三包”、不文明行为等“七大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环境秩序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让居民享受有品质的生活,让城市实现有品质的发展,不断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还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精准灭荒、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达标“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着力夯实生态环保基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随州正在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近年来,全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工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补齐绿色发展短板。农林业上,鼓励社会资本上山下田,在山上再造一个随州,形成50多万亩的木本油料产业,2018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149.5亿元;工业上,推动专汽、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走创新驱动之路,加快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发展,淘汰了一批“三高一低”企业;生态旅游业上,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增长极,2018年全年接待游客2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5亿元。
  城市发展永无止境,品质随州建设永远在路上。蓝图已经绘就,随州人民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随州大地上绘出更新更美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鄂ICP备11004182号-2 | 鄂网备421201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ui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虚假新闻信息举报电话:0722-3319535、新闻爆料热线:0722-3319535、广告服务电话:0722-3323288 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故障咨询QQ:6256104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