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722-3318927 投稿邮箱:szrbs@21cn.com
锐意改革破难题 开拓创新促转型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6-6-24 10:00

字号: 打印 查看: 40699
锐意改革破难题  开拓创新促转型
随州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何运平

主持人:刘佳(左)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何运平(右)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何运平


    主持人:各位网友,上午好!这里是随州论坛在线访谈平台,我是主持人刘佳。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开好局、起好步,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先行先试、特色发展”不动摇,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各项工作落实,为实现经济发展“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
    今天,我们非常有幸邀请到我市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何运平同志来到“在线访谈”现场。在接下来的节目中,何主任将围绕大家十分关心的一些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你好何主任!欢迎做客我们的访谈节目!

    何运平:您好,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通过随州论坛“在线访谈”平台与各位网友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随州改革发展问题。
    下面,我先简要介绍下发改委的主要职能。发改委是市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是投资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能有7项,可以概括为21个字,即:“作规划,就是全市的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关专业规划和年度计划;当参谋,就是谋划重大发展战略,跟踪监测分析全市经济运行,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对策建议;管项目,就是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对全市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进行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争投资,就是围绕国家的年度投资重点,积极发现、包装、申报项目,争取国家各类投资和资金;抓改革,就是联系和协调综合经济体制改革有关工作;降耗能,就是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市政府的要求具体落实节能减排的有关工作;搞服务,就是围绕重大建设项目,比如铁路建设、能源项目建设等,作好前期的行政许可服务工作以及具体建设过程中的协调服务工作,帮助项目业主早日建成见效。”借此机会,我要感谢社会各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随州市发改委及全市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面对宏观环境趋紧,下行压力加大的发展环境,市发改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落实,助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市州中持续保持了“保五争三”态势。今年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通过抢抓机遇,主动调适,敢于担当,奋勇争先,全力推动经济增实力、社会增活力、城乡增神韵、人民增福祉,为实现“十三五”开门红、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发展改革部门的力量!
    今天的机会非常好。我真诚地希望与各位网友开门交流,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对发展改革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总结和吸收,推动自身工作再提高,助力随州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

    主持人:谢谢何主任!从刚才您的介绍中,我注意到您用了“宏观经济趋紧,下行压力加大”来形容当前的经济环境。那么,您能简要地为我们介绍下当前的经济形势及随州经济的发展走势吗?
    何运平:好的,主持人。大家通过电视和网络都知道,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到今年已经是第9个年头了,世界经济仍然在低谷中徘徊。4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下调到3.2%,除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2%以外,将其他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预期均下调;世界贸易组织(WTO)也把2016年度全球贸易增长率下调至2.8%。6月7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测从1月的2.9%调降至2.4%。
    5月9日,人民日报刊文“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指出,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总体来说,开局经济形势平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7%,好于预期。

    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统筹推进下,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保持了“稳中向好、好中有进、进中有新”的健康可控、质量改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高于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元至5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12亿元,同比增长9.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1.87亿元,同比增长15.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当然,在“大势”之下,伴随着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而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尤存。尤其在当前实体经济下行和新兴产业规模不大的局面下,我市新旧动能转换还需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中长期看,我市经济与全国一样,也将呈现L型增长趋势。但随着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大工程”的全面推进,我市经济增长仍能保持相对较快的发展势头。

    主持人:刚才何主任从国际国内为我们介绍了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趋势,让我们对随州经济发展的态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今年正好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发改委作为规划主管部门,对随州未来五年的发展是怎样规划的,随州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请何主任为我们简要介绍下“十三五”规划的情况。
    何运平:好的,主持人。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于5月30日在《随州日报》上公布。
    《纲要》编制于2014年7月28日正式启动,历时一年零十个月,经历了前期研究、思路拟定、纲要起草、征求意见、专家评审、两会审议、政府审核、正式发布等8个阶段。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领导重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晓鸣同志,市长郄英才同志多次听取“十三五”规划工作的情况汇报,对规划编制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二是对接科学。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工作专班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等一系列会议精神及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和指示,注重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同时,规划工作专班积极跟踪国家和省规划编制动态,并注重与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新型城镇化规划及长江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战略规划相衔接,加强对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和对接,做到条块结合、上下衔接、精准对接。三是汇聚智慧。在前期课题研究阶段,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社会建设、科技发展、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领域选取10个重大前期课题和28个一般前期课题开展“十三五”规划研究工作,形成了研究成果并汇编成册。在基本思路起草阶段,注重充分吸收前期研究的成果,形成了《随州市“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思路》。在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市领导、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的意见建议,同时多次提请市人大、市政协分别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座谈,对“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建言献策;联合市委宣传部、随州日报社多渠道广泛听取民众意愿,共吸纳了1000多条意见建议。2015年12月30日,市政府在武汉组织专家对《纲要》进行了咨询和论证,于1月17日提交市人大三届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整个《纲要》先后9次进行了重大修改,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十三五”发展的战略意图和部署。

    《纲要》分为三大板块,共十四章,近5.4万字。第一章和第二章构成第一板块,属于总论,主要总结“十二五”时期我市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的指导思想、理念和目标,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第三章至第十三章构成第二板块,属于分论,分别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阐述和部署。第十四章是第三板块,讲健全规划实施机制,从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推进规划协调管理、强化规划保障机制、明确规划实施责任、完善规划监督评估5个方面展开。
    应该说,《纲要》充分考虑了“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时代特征、发展趋势和要求。在规划编制理念上,我们坚决落实了全面小康“一个目标”;在规划编制重点上,突出补齐了项目支撑和产业支撑“两大短板”;在规划编制原则上,全面落实了绿色、市场、民生“三维纲要”;在规划编制要求上,着重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扶贫攻坚统筹部署、中央省委要求与随州实际统筹结合、扩总量与调结构统筹推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统筹落实“四项统筹”。
    我们认为,“十三五”时期将是随州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我市将进入多重战略机遇叠加期、改革红利释放期、“跨越赶超”黄金期、新型工业化加速期、“双百”城市建设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也是随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机遇期。
    这个“八期汇聚”的形势决定了我市“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认真践行“三维纲要”,实施“圣地车都”战略,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的工作方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提升特色、放大优势、壮大实力,加快建设鄂北门户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确保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我们提出了提升发展质效、改善民生福祉、增强文化实力、优化生态环境、健全民主法治、深化全面改革等6个方面的总体目标,并设置了5大类33个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包括16个预期性指标和17个约束性指标。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我市经济增速在全省市州中继续保持“保五争三”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在“十二五”末基础上翻一番,人均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将随州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建成全国知名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集散地和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新能源、物流产业基地。
    主持人:何主任,从您刚才的介绍中,我注意到了“八期汇聚”这个词,提到随州在“十三五”期间将进入多重战略机遇叠加期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机遇期。我们知道,在这两年打造随州发展的战略布局上,发改委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可谓是喜事连连,底气十足。尤其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将随州全域纳入,这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首次落地随州,同时赋予了随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为随州在全国区域规划上烙下发展的重墨,使“圣地车都”省级战略得到了升华。说到这里,很多网友心里多多少少肯定就有了个疑问,随州南有大洪山北有桐柏山,怎么能够全域纳入《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呢?下面,就请何主任为我们释疑解惑,并介绍下随州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何运平:去年6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发布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随着《规划》的正式获批,随州市全域纳入,标志着随州首次真正意义上列入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其规划范围包括:湖北省随州市、黄冈市全境,孝感市的孝南区等6县市区,襄阳市的枣阳,武汉市的黄陂、新洲,安徽省六安市、安庆市全境,河南省信阳市、驻马店市全境,南阳市的桐柏县、唐河市,规划总面积10.86万平方公里。
    从2010年湖北省大别山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成立,到2015年鄂豫皖三省联合上报《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规划》获批发布,随州能够入列规划,凝聚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刘晓鸣书记、郄英才市长始终关心规划进展,多次指导并带领我委向上汇报争取。在此过程中,市发改委始终发扬蚂蟥精神,紧盯不放。从获知政策信息到全境纳入获批,市发改委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以愈挫愈勇敢的超强胆识,以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变不可能为可能,实现了国家战略在随州的落地生根,为随州实现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年省委、省政府将我市的广水市纳入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后,我市在努力做好广水市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多次向省发改委沟通汇报,争取将随县、曾都区一并纳入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范围。2013年3月,市发改委赴省发改委作进一步汇报衔接,并指导督促随县、曾都区联合大洪山区域的其它县、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递交了专题报告;当年7月,市发改委正式向省发改委递交《关于将随县、曾都区纳入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范围的请示》,充分阐述了我市全境纳入规划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得到省发改委高度重视及支持;10月,省发改委制定下发了《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2013-2020年)》(征求意见稿),我委在认真研读分析后,提交报告列出二十项修改建议,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政策机遇为目标,争取国家、省对随州市的最大支持。
    《规划》共11章16000多字,字字句句蕴藏着政策、项目和资金,文中30余处提到随州,对随州来说都是“真金白银” ,尤其是“鄂北门户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为随州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我市紧紧抓住这次政策红利释放的有利机遇,组织市直各部门和县市区认真学习规划文本,加强政策解读,强化项目策划,同时责任到人,以一流水平推进规划落地。一是明确任务分工。成立了随州市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领导小组,形成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二是争取政策落地。为全面实施国家《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贯彻李鸿忠书记指示精神,保持中央和省关于大别山政策的一致性和协同性,我市编制完成了《随州市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并于2015年9月下旬正式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13项具体支持事项,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具体明确。三是争取项目落实。       以“十三五”规划项目库为基础,梳理形成了总数2351个、总投资2.1万亿元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重大项目库。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在《随州日报》专版刊发了系列报道,翻印2000份《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小册子分发至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乃至乡镇、村组,并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报道,深入宣传解读《规划》,通过广泛宣传把全市上下思想统一到国务院批复和省里的要求上来,坚定了我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信心和决心。
    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我市一直致力于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积极夯实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础。1月24日,刘晓鸣书记、郄英才市长主持召开了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专家咨询会,邀请武汉大学李光教授等省内区域经济发展领域的专家参加会议,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和建议。2月1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决战“十三五”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动员大会,对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安排部署。会后,我委联合市委党校、市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开展区域性中心城市研究工作,分赴信阳、枣阳、京山、钟祥、安陆、大悟、桐柏等市县开展考察,推动双方共谋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区域合作上做文章,不断丰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内涵。

    主持人:最近几年,随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异军突起。下面请何主任为我们介绍一下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何运平:随州地处鄂北,“无油、无煤、无气、少电”,能源自给率极低,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瓶颈日益突出,能源需求绝大部分需从境外调入。新能源是国家鼓励类战略新兴产业,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们将新能源产业发展作为“圣地车都”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来谋划和推进,逐步形成了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先后建成了二妹山、天河口等9个风电场项目和淅河马鞍山大型地面光伏电站,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使我市成为全省新能源大市,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并成长为全市支柱产业奠定坚实基础,市政府连续两年对我委新能源建设工作给予肯定并通令嘉奖。截止目前,我市已投产风电装机达43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达26万千瓦,2015年全市新能源发电量达8.6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27.5%,节约标准煤10.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2万吨。今年,已新开工建设20MW以上光伏电站项目7个,总规模530MW;开工建设风电场项目3个,总规模16万千瓦,为全面完成市政府确定的2016年新增新能源装机40万千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市仍将新能源产业发展作为能源工作优先战略,以创建国家新能源产业示范城市为抓手,积极推进生物质能源综合高效利用,因地制宜开展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沼气的开发利用,确保新增新能源装机200万千瓦以上。重点支持华能界山、华润花山、国电中华山等风电场项目建设,力争“十三五”期内完成风电项目装机120万千瓦;以随县万和镇、广水市十里办事处、曾都区万店镇、随州高新区淅河镇等大型地面光伏项目为切入点,力争到2020年地面光伏电站装机达70万千瓦。

    主持人:刚刚说到光伏发电,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是很多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大事。那么,请问何主任在光伏发电与民生改善方面发改委有什么重大举措?。
    何运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我市注重将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有效抓手,于2015年11月正式启动光伏扶贫工作,计划在全市126个建档立卡的重点贫困村按照每个50KW的规模设计,6.5万个贫困户每个按5千瓦标准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133个分布式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6万元以上经济收入,有效解决贫困村集体收入不足问题。
    在推进贫困村光伏扶贫同时,我市在今年先期启动了洛阳镇龚店村18个农户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试点,并建成了46户联建的230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1个。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市可完成4万户20万千瓦的建设任务,计划2017年4月底全面完成。

    主持人:说到精准扶贫,今年由市发改委牵头的还有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据说,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中难度最大、政策性最强、标准最高的一批,也是最复杂的一批。那发改委作为牵头部门,我们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何运平:今年以来,市发改委按照省市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统一部署,全面领会政策精神,做到认识上心、责任上肩,切实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一是领导重视,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对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工作部署,并新政策、新要求进行了宣讲解读。与各县市区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状,多次开展工作座谈会和调研活动,分析形势、实地督导、推动工作;二是组建专班,明确职责。市政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负责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统筹协调,印发了《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形成各负其责、整体联动的推进机制。三是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目前,省政府已下达我市2016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219户,4158人,其中随县659户,2561人,广水484户,1357人,曾都区76户,240人。四是搭建主体,落实资金。为及时承接省级融资平台资本金、政策性贷款,县市区迅速成立了县级融资平台,易地扶贫地方政府债券6014万元已全部下拨到县,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建设基金2752万元将于近期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319万元已按要求上报,为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资金保障。
    下一阶段,我们将按照“省负总责、市州主导、县抓落实”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求,强化统筹协调、明确工作人责任、细化工作措施,不断增强易地搬迁工作合力,加快推进我市易地搬迁工作。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争资立项工作是发展改革部门的主要职能,尤其是去年以来,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国家投资政策由无偿补助投资转向无偿补助投资和有偿投资相结合,国家发改委从去年开始启动了专项建设基金项目申报工作,随州在争取基金项目上取得了可喜成绩。请问一下何主任,在抓争资立项同时,我委在推进专项建设基金过程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何运平:去年8月份以来,国家连续投放了6批专项建设基金,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宏观政策的实施,发挥了投资“稳定器”的关键作用。面对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我们牢固树立“抓基金就是抓投资、抓基金就是促发展”的机遇意识,认真把握国家政策要求,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各负其责,基金争取取得了较大成绩。前六批,我市共获得国家批准项目63个,获批专项建设基金30.7亿元,在全省列第六位,涵盖棚户区改造、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江河治理和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城镇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城市停车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特色镇建设等诸多领域,形成了较强的投资拉动效应,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专项建设基金项目申报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督导专项基金项目的策划、储备、申报等环节,形成层层负责、人人担当的项目申报工作氛围。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带队赴省进京,向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和省国开行、农发行汇报相关情况,争取上级领导支持。我们还组建了项目策划包装专班和项目申报服务专班,围绕随州特色优势产业,选定了详细的专项建设基金项目清单,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出具项目申报各种支持要件,使项目申报做到内容准确、要件齐全、申报及时。
    虽然我们的专项建设基金争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民营项目获批难、落地难是当前专项建设基金申报面临的突出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对民营企业申报基金项目进行再梳理、再对接、再申报,争取在民营企业争取基金项目的获批与落地上取得明显成效,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主持人:近年来,企业债券融资作为资本市场建设的主要方式,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撑项目投资资金需求、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那么市发改委作为企业债券的主管部门,请何主任为我们介绍一下近年我市发行企业债券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何运平:企业债券作为资本市场中直接融资的工具之一,具有融资成本低廉、规模大、期限长、可作为项目资本金使用等特点,能够满足地方投融资平台及企业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目前,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50%以上的地级城市都已成功发行了企业债券,企业债券已成为我国各地城投公司及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之一。
    从2012年截止到目前,我市累计发行政府平台债、企业收益债46.3亿元,其中城投公司发行两期22亿元,建投公司发行一期10亿元。高新技术投资公司发行10.8亿元,玉龙供水公司发行企业收益债3.5亿元。2016年预计全年可发债券28亿元,有效破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从随州市几年来发行债券的成绩来看,阶段性的融资活动,给随州城区基础性建设、城市公益性建设、城市景观等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道路扩宽、刷黑、延伸480公里,新建多处体育、文化休闲公园、大型场馆,打造完成一河两岸风景带、完成新区开发近百平方公里,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

    主持人:近年来,市发改委策划、争取并推进了不少带动面大、影响力强,群众专注度高的重大项目,有力推动城市建设,改善服务民生。尤其是汉十铁路建设,它的建设将结束湖北西北部没有高铁的历史,为今后西武高铁全线贯通打下坚实基础,并大大缩短随州与武汉的距离,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请何主任为我们介绍一下汉十铁路的建设情况。
    何运平:汉十铁路建设工程既是省委、省政府加快鄂西北地区精准脱贫奔小康的一项民生工程,又是一项“扩内需、稳增长”的发展工程,线路全长399公里,计划2018年底建成通车,届时,从随州到武汉仅半小时,大战略意义上,实现了“武汉城市圈”与“襄十随城市群”的对接;在交通意义上,实现了从武汉乘坐高铁到西安,无需再绕道郑州,路线裁弯取直,向武汉西北方经汉十线延伸直抵西安,时间也将缩短。目前,随州段建设进展走在全线前列,征地拆迁工作完成99%,工程投资完成16.5亿元。把政策宣传到基层、到户,主动争取群众的支持,并及时排查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纠纷,做到早发现、早应对、早解决,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一线,各县市区相关部门也为铁路建设开辟绿色通道,营造良好的施工建设环境,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主持人:近年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日趋进入我们的视野,获得了广泛关注,这种新的市场规则的建立,实现了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四大领域的全覆盖。据悉,2017年,我国将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那么市发改委作为牵头部门,请何主任为我们介绍一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背景、意义和目标?
    何运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事关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市场体系,事关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管理创新,既是一项重大发展战略,也是一项重要民心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十八大提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并明确要建立全社会信用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2015年1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市推进、提升“圣地车都 神韵随州”建设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也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的全局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各地各部门在今后乃至很长时间内要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
    目前,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了信用数据汇集系统建设、联合惩戒红黑名单上传制度化,信用建设进中学上讲台、农村试点信用档案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下一步,我市将继教重视和力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力争到2020年建立分工明确、监管有力、竞争有序、运行安全、体系完善、功能齐备、服务高效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和运行机制。

    主持人:各位网友,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在线访谈就到这里。对于网友提出的问题,在访谈结束后,大家可以在随州市政府门户网站·随州网“在线访谈”平台中查阅访谈实录。感谢网友们的热情参与!感谢何主任参与我们访谈节目!

主持人:刘佳(左)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鄂西圈办专职副主任:杨正远(右)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鄂西圈办专职副主任:杨正远

    接下来是回答网友提问环节,有请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鄂西圈办专职副主任杨正远同志进行网友提问解答:
    1、王遗风:何主任您好,我是在外地的工作的随州人,近年来看到网络媒体报道随州现在发展态势良好,于是也萌生了回家乡投资的想法。请问何主任,随州的经济发展在未来中长期规划中是如何定位的?
    王遗风网友您好!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您有心回家乡投资,我们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您关心的问题作个简单回答。
    一是关于随州经济发展规划。未来五年,随州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提升产业特色,放大区位优势,壮大经济实力,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建成全国知名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集散地和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新能源、物流产业基地。围绕这个奋斗目标,我们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实施“五大工程”,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形成随州特色竞争力。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接“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专用汽车、食品工业为主导的2个千亿级产业,壮大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3个百亿级产业向更高层次跨越,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4个新兴产业向百亿元产业迈进,创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积极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稻麦生产和马铃薯种植2大粮食板块,建设生态花鲢、小龙虾、甲鱼3大水产养殖基地,形成生猪、牛羊、乳鸽、肉鸡4大畜禽优势区域,壮大食用菌、木本油料、茶叶、苗木花卉、特色蔬菜5大板块,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积极营造良好的服务业发展环境,优化现代服务业布局,重点将包含曾都区和随州高新区在内的随州中心城区打造成服务业高地,形成随县城区和广水市城区2个服务业集聚区,发展随北大别山片区、随中汉丹铁路和汉十铁路沿线、随南大洪山片区3个服务业发展带,建设随北、随南、随东综合物流集散地和随中综合商务物流集散地4个大型综合物流集散中心;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培育发展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与工业、农业融合互动发展;优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积极发展健康与养老服务业,稳健发展房地产业,重点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业与文化、健康服务等产业融合发展,将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全市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创建湖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试验区,争创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全国旅游经济强市。
    二是关于创业投资环境。近年来,随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要求,多措并举,改善投资环境,支持创业创新。一方面,全面落实“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优化办事程序;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创业起步成长;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搭建创业孵化基地,创建创业示范基地,实施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培育计划、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和企业家队伍建设计划,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群体。随州正逐步成为投资创业的一方沃土。
    最后,我代表随州市发改委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回随州投资创业,我们将不遗余力地给予大力支持。

    2、蓝鸢花:现在国家都在大力扶持企业发展,也有很多的资金支持,请问何主任,今年我市在为争项目、争资金方面有什么打算?
    蓝鸢花网友您好,发改委作为宏观经济主管部门,争资立项工作是我们的主要职能。今年以来,我委加大国家和省投资政策研究,积极与市直部门、项目单位加强沟通衔接,强化信息跟踪,跑省进厅、跑部进京,不遗余力地协助企业和项目单位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今年以来,我市共争取中央、省无偿资金项目161个,到位资金3.27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9.5%;共获批专项建设基金30个,批准基金19.6亿元,其中第一批获批21个共12.2亿元,第二批获批9个共7.4亿元;完成债券发行14.3亿元,其中高新投债10.8亿元,玉龙供水企业收益债3.5亿元。下一步,我们在预算内资金、专项建设基金、债券融资贷款等资金争取上,既要跑部进京,更要对接省直相关部门、金融部门,既要领导带头定期跑,又要部门组织力量经常跑,形成工作的合力,为我市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3、牡丹情:城镇化发展建设能有效拉动内需消费,请问何主任,我市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牡丹情网友您好!感谢您对随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注。近年来,我市紧盯建设“世界华人谒祖圣地、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和山水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坚持以中心城市为引领,以“四化同步”为着力点,在规划上超前谋划、政策上完善配套、资金上重点倾斜、建设上项目主导,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功能、承载能力、形象品位均大幅提升,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湖北省文明城市、湖北省卫生城市、湖北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称号。2015年,城镇化率由建市之初的23%跃升到47.9%。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优化空间布局。着眼于打造“美丽中国”、“五个湖北”的随州版,编制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制定《“神韵随州”城镇化加速计划》,着力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广水、随县城区为两翼,以重点镇为纽带,以农村新社区示范点为辐射的“一主两翼、多点支撑”城镇化格局 。未来三至五年,我市中心城区瞄准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的“双百”城市目标,按照“东拓、西抑、南优、北调”的城市发展路径,形成城中商业居住综合区、城东高新技术产业区、城南行政金融文教区、城西文化旅游博览区、城北新型工业区和淅河城乡统筹示范区。同时,积极抢抓国家第二批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厚重的文化禀赋,积极申报国家文化旅游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二是加强城市建管,打造宜居环境。我市按照宜居宜业宜旅的目标,创新城市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大城市建管和经营力度,组建市城投、建投和交投公司等多个平台,拓展资本市场,连续两年成功发行一期7亿元和二期15亿元的城投债券,开创了市政项目建设直接融资先河。近五年来,我市累计投入资金130亿元,先后建成白云湖水库、滨湖体育场、波导大桥、文化公园等城市重大功能项目,建成30余条城市道路,道路数量和长度均较5年前翻番,实现了城东新区、市高新区和老城区的无缝对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举提升到中等城市上游水平。城市管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一河两岸”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三是推进产城融合,提升承载能力。坚持城镇化与产业化双轮驱动,同步推进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融合发展之路。目前,我市已形成随州高新区、曾都经济开发区、随县经济开发区30公里专汽走廊和园区经济带,聚集了工业企业636家,从业人员6.1万人,吸引了资本、技术、人才、商品、服务等要素加快集聚,成为我市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区域和打造“双百”城市的重要支撑。尤其是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农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了同星农业、三友食品、裕国菇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和就近转移。
    四是统筹城乡一体,强化多点支撑。通过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三万”活动、省级“宜居村庄”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及“洁美家园”大行动,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8亿多元,不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建了2个国家级重点镇、4个省级重点镇、3个省级试点镇、2个“镇级市”试点和20个市级重点中心镇、特色镇。在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同时,我市还先后探索出新村建设型、整治改造型、产业带动型、生态园林型、农民公寓型等多种宜居村庄建设模式,建成省宜居村庄29个,带动改造农村危房近2万户。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幸福随州”。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30多所职业技术学校面向农民开展转移就业培训,2015年,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200余人,全市新增就业2.2万人,新增小额担保贷款1.2亿元,扶持创业1113人,新登记市场主体3.3万户。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基本满足城镇低收入家庭和新进城人员的住房需求。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破除户籍壁垒,鼓励农村居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不断扩大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现参保全覆盖。制定实施《随州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建立以公民经常居住地登记常住人口为形式,以合法稳定住所、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已办理居住证1万余张。加快建立公立医院分级诊疗体系,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不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高新区季梁学校与城南新区白云湖学校建成交付,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与本市户籍儿童少年与城区学生待遇一样,做到一样上学,一样升学,一样免费。
(责任编辑:云起风生    新闻热线:0722-3318927)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请稍等,努力加载中...
随州日报-新媒体矩阵
随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随州论坛-微信公众号
随州日报-微博
随州日报-人民号
随州论坛-客户端APP
随州日报-视频号
随州日报-抖音号
随州日报-企鹅号
随州论坛-网易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随州地区唯一新闻网站| 主管:中共随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随州日报社| 关于我们
随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1
鄂ICP备11004182号-2|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3119号|
鄂网备42120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8021号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违法和不良信息
举报电话:0722-3318927
邮箱635782607@qq.com
广告服务电话:13908660920光明左使(刘先生)
返回顶部